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刘太奇教授赴我校作“静电纺丝基材料研究”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30
本网讯(通讯员:姚顺程 曹晶晶 )为深化生物医药领域学术交流,推动跨学科技术创新,4月27日下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刘太奇教授应邀做客新华学院药学院,以“静电纺丝基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生物医药应用”为题作专题报告。本次活动由药学院院长白娟主持,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及本科生共100余人参会。
学术前沿:静电纺丝技术的创新突破
刘太奇教授作为静电纺丝领域的资深专家,长期致力于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功能化研究。报告中,他系统阐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智能响应型纳米纤维和多尺度仿生支架方面的创新性工作。
针对当前组织工程和药物递送的挑战,刘教授展示了3D全尺度纳米纤维海绵的制备技术。该材料通过气体发泡与静电纺丝结合,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层级结构,可定向调控神经干细胞的迁移与分化,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策略。此外,他还分享了竹纤维素/PAN复合纤维在高效过滤领域的应用,其过滤效率高达99.5%,为生物医药分离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深度互动: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探索
报告结束后,刘太奇教授与师生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如何提升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静电纺丝技术的产业化瓶颈”等问题,他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建议:
1. 跨学科协作:鼓励药学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团队联合攻关,优化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绿色制备:探索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如红花籽粕蛋白)的静电纺丝工艺,降低环境负荷;
3. 临床转化: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推动纳米纤维敷料、药物载体等产品的动物实验与临床验证。
本次报告会是新华学院药学院“生物医药创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促进前沿技术与药学研究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通过校企合作、跨学科研究等方式,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
刘太奇教授的到访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学院在纳米药物递送、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审核:黄德垚 责任编辑:姚顺程)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我校开展“筑牢反诈防线 共建平安校园”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