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合肥)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能力提升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9-22
本网讯(通讯员:田德娟)9月19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合肥)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安徽新华学院顺利召开。省内外17所高校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会议由王琦进副校长主持。
安徽新华学院校长赵良庆致辞,他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赵校长指出,在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产业格局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也是破解高校同质化竞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他强调,学校将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完善学科-专业-产业联动机制,着力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赵校长表示,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与各位专家共同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为安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后,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郑春厚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交流》专题报告。报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评审流程和项目管理机制;详细讲解了申请书撰写技巧,包括选题创新性、研究内容设计、技术路线规划等方面;最后总结出“逻辑严谨、突出特色”的申报策略,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专业指导。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CCF杰出教育奖获得者何钦铭带来《协同推进高水平学科发展与一流专业建设》主题报告。他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图灵班为例实施“四全一专”培养体系,每年培养60余名拔尖人才;二是深化课程改革,运用PTA智能平台实现程序设计课程的数字化教学;三是加强师资建设,通过“科教协同”机制打造“计算+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团队。这些实践为解决高校专业同质化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合肥大学副校长、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王晓峰分享了《多元共融,协同并举——推进专硕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他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合肥大学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校企资源、搭建实践平台等措施,有效提升专硕培养质量的成功做法。
在自由研讨环节,省内兄弟院校相关学院院长共同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应用型高校应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化路径、深度校企合作、动态调整机制、外部资源撬动、市场化合作等策略,构建“产业需求驱动-学科动态优化-产教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本次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为我校深化应用型办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审核:郑妮 编辑:崔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