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

《英语视听说》

发布日期:2025-08-05

一、课程简介认知美创造美

作为安徽新华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大学美育》自2011年秋季开设以来,累计完成教学16轮(按每学年两轮计),覆盖学生逾9000人次,修毕可获得1学分。课程以普及我校美育教育为目标,凭借系统的教育体系与身后的艺术底蕴,多次获学生问卷调查高度认可,成为校园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加速,慕课(MOOC)与微课日益成为广受欢迎的学习形式。推动《大学美育》课程慕课化,将有助于减轻教师授课负担,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增进师生互动,拓展交流空间;支持碎片化学习,赋予学生更灵活、自由的学习体验。

课程组由五位资深教师组成,已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包括详细的教学大纲、教案、讲稿及多媒体课件。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了大量音视频素材,并正积极筹建视频拍摄工作室,探索短视频课程的制作,推动慕课(MOOC)化转型,为学生提供更灵活、自主的学习体验。

二、课程内容十大板块构建完整美育体系

本课程属于公共选修课,旨在通过传授美的基本知识与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把握美、实践美和创造美。课程内容分为十个板块分别如下:

第一讲 度过一个诗意的人生——大学美育导论。 本讲主要介绍美育的由来,美育对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塑造美好人格。

第二讲  美为何物?——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本讲主要讨论什么是美?结合东西方论美的经典看法,启发学生对美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思辨能力。

第三讲  情人眼里出西施——谈谈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本讲主要讨论美感的形成过程和美感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审美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关系,纠正学生日常生活审美方面的误区。

第四讲 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美感的层次分析。 本讲主要让学生体验美感的不同的层次和内容,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第五讲 何谓形式美?——形式美的规律简介 。形式美是审美的基础和起点,本讲借助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形式美的个案分析与欣赏,培养学生基础的审美能力。

第六讲 鸟语花香——自然美欣赏。 本讲重点介绍自然景观美的特点与欣赏视角,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美的欣赏方法,领悟自然景观对人生的启迪作用。

第七讲 云想衣裳花想容——谈人的形象美。本讲主要介绍人的形貌美和服饰美,以及风度美。让学生明白人的形象美来源于人的精神情感的美。

第八讲  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谈人的精神美。渊博的知识、美好的感情、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宽广的胸襟,构成一个人美好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所散发的魅力远胜肉体之美。本讲让学生理解人的更高级别的美。

第九讲  疏影横斜水清浅——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简介。本讲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分类、艺术特征、欣赏方法等,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普及中国古代艺术知识。

做大自然的儿子——西方艺术审美简介。本讲主要介绍西方古代绘画艺术的分类、艺术特征、欣赏方法等,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普及西方古代艺术知识。

 

三、师资队伍艺术专业背景,深耕美育教学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负责人蒋炜教授,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博士、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与艺术美学。蒋教授拥有文学、美学、艺术史与哲学的复合学科背景,主讲《大学美育》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课程深受学生好评。课程组成员江建龙、王维华、黄坤、盛洁均为艺术专业资深教授,专业领域覆盖中国画、油画、设计、书法、艺术理论等方向。

本课程的显著特色在于其突出的艺术性,相较于同类课程常以文学欣赏为主,本课程更侧重于深入解读经典艺术作品。依托强大的艺术专业师资,对艺术作品的讲授更具专业深度和学术性。学生得以从经典艺术作品中汲取更丰富的美感体验,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四、建设成果慕课引领,辐射全省高校

(一)慕课资源成果

完成了一套优质的《大学美育》慕课教学成果,主要包括:

1. 一套完整、科学《大学美育》教学大纲。

2. 一套完整的教案、讲稿和课件。包括18节课的50页教案和100页讲稿,18课时共计400页的PPT课件,18段音频资料,15段视频资料。

3. 一套18节、170分钟的教学视频。

4. 一套完整的作业、测试题目。包括23道作业题,14道考试题。

(二)线上教学成果

1.视频资源

(1)课程视频内容包含课程教学大纲完整章节内容,教学内容科学、准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总时长170分钟,大于规定的不少于120分钟。

(3)参照《安徽省MOOC示范项目课程建设规范及标准》执行。无侵权行为。

2、非视频资源

(1)课程介绍、课程公告、教学大纲、课件、参考资料、讨论、测试和作业、考试等。

(2)非视频资源数量73个/周期,包括课程介绍1,课程大纲1,讲稿18,课件18,作业30,考试1,包括14题。

(3)参照《安徽省MOOC示范项目课程建设规范及标准》执行,无侵权行为.

3、运行平台及周期

在安徽省E会学网络课程平台上线,已运行8个完整教学周期。

4、教学效果与影响

课程影响力广泛,教学效果显著。截至统计时,课程累计学习人次达3897人(多教学周期数据累加)。除支撑在线自主学习外,课程资源成功应用于翻转课堂、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多种创新教学模式。作为核心线上资源,本课程已系统融入《设计美学》、《美学与艺术鉴赏》等关联课程的教学环节,并与学生期末成绩实现关联考核。课程资源已实现跨校、跨区域共享。除服务广大社会学习者外,更在安徽省内多所高校获得实际应用。根据“学生情况”统计,选课高校覆盖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商贸职业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十余所省内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