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建设 >> 精品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稿之模块六: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发布时间:2013-08-30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本讲制定人:   徐平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签字:              

【目的要求】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2.教学难点: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课时】理论2学时

【教学内容】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二)改革的历史进程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改革。

   (三)“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提问】 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正确理解这一标准,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第二,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提问】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

    【教师总结】一方面因为,不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现象,都认为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加以否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加以排斥;而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者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者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江泽民

(一)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如何?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请同学们思考当前影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东突”分裂分子, 社会分配不公,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悬殊……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案例——《破解难题》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仍然较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495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2.体制转轨遗留就业问题人很突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万人。

    4.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以上问题同时存在,使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未遇到过的。

   【提问】请你谈一谈,如何破解我国的就业难题?

   (二)改革中,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大家如何认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的关系?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中《百年维新》片断,即百年维新中的改革先锋人物——大久保利通被刺杀及日本的相扑挑战政府,说明改革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改革需要稳妥进行。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导入: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怎样进行对外开放?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换句话说,对外开放的依据;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我们本章节要学习的内容。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一)对外开放的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人类社会的世界性、开放性趋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它使世界各国联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但都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必须要求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都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欧洲“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德国的MBB公司与其他欧洲国家联合生产的。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机尾,荷兰和比利时生产机翼的一部分部件和仪表,法国生产驾驶舱。各国生产的飞机部件全部运到法国的图卢兹总装。总装完成后,飞机试飞到汉堡安装座位,进行机内装饰,最后交付航空公司使用。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首先,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思考:中国过去有没有过开放?这种开放带给了中国什么?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国策?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从公元三世纪到明朝中叶整个1000多年中,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愚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然而中国的这种领先水平却逐渐落后了。明朝末年,面对葡萄牙、英国殖民者的骚扰,不得不采取紧闭国门、严密防范的措施。18世纪中期正式清王朝统治的鼎盛时期,而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封关禁海,仅保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1793年他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封闭导致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禁运,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大门除了向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外,基本上是关闭的。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特别是我们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偏差,曾一度开放的大门又关起来了。从5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到70年代初,中国的大门始终是紧闭着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署名'蔡政'(财政部写作组)的长文,宣扬我国'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当时国人为此很是自豪。

    从此,不借外债,特别是不向西方国家借债,就成了一条原则。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封闭的。197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55.1亿元,即206.4亿美元(当年汇率折算),占工农业总产值6%,不到世界贸易总额的8%。1980年《中国统计摘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市场上没有外国商品,图书馆里没有外国期刊,工厂里没有国外的新技术,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基本停止。除高级领导人出访外,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没有出国机会。

    70年代末期,出国服装都是借的。一些有外事活动的单位,根据本单位人员的身材,做几套服装,像道具一样,谁有外事活动谁穿。

    那时,到中国来的外国人不多。偶尔来了几个外国人,群众感到十分新奇,对他们的蓝眼睛、黄头发看不够。围观、尾随现象经常发生,以致刚刚实行对外开放时,不得不教育群众不要围观、尾随外国人。

    闭关自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和世界的差距拉大了。

    1955年中国GNP占世界4.7%,1980年下降到2.5%。1960年中国GNP大体和日本相等,1980年只有日本的25%。

    1959年,中国的出口总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1.95%,居12位,1980年下降到0.75%,居第32位。这就是封闭的代价。

    这种落后和差距,对邓小平来说感受特别深刻。邓小平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因此,邓小平一再强调“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

    其次,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要求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会面临哪些困难? 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

    再次,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二)对外开放的经验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1985年2月中央又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新区。

    沿边:1992年3月~6月,国家陆续批准与邻国有边界线和临海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广西、云南等的省会、首府对外开放。同年7月,决定西藏的边境口岸普兰对印度开放。

    沿江:1992年6月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5个城市,同时开放长江流域的一些港口,形成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开放格局。

    内陆:1992年8月,国家又决定内陆省的省会、自治区的首府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实行与沿海开放城市相同的优惠政策

    插入深圳特区建立视频。

    1979年初,经广东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并直接向中央提出建议。7月15日,中央、国务院做出试办特区的重大决策:“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

    这一建议引起了争论。担心国门一旦打开,资本主义的东西会如洪水猛兽涌进来,因此,产生了用铁丝网将广东与闽、赣、湘、桂诸省区隔离开来的想法。

    但是邓小平表示赞成与支持。邓小平谈到延安当年那么小小一块地区,后来竟打下那么大的江山。他说:“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WTO作为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在法律上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处于平等地位。WTO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

    世贸组织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公平贸易原则 ,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贸易原则——具体表现为“一般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它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2005年12月13日到18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会场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部长们为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讨论得热火朝天;会场外,来自128个国家的WTO反对者们也以各种方式表示反对和抗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韩国的1500多人的农民示威队。

    讨论:如何看待韩国农民的反全球化运动?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特征

    第一、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

    第二、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

    第三、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二)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目前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的问题:一是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国内增值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据商务部的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足10%。四是数量的持续扩张,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我国商品数量增长很快,引起较多的贸易摩擦。

    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

    当前,品牌已成为企业必争的无形资产,而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在今年4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发布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4个本土品牌入选。其中海尔排在第89位,联想排名第148位,央视排名第341位,长虹排名第477位。

    国际性知名品牌的不足给国内许多产业的升级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例如,中国玩具年出口超过80亿美元,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1个也没有,而是长期做OEM,其结果必然是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赚走。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如今,世界研究开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移均在500强企业内进行。目前,我国相当部分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依赖于国外技术,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尚依赖进口。

    目前在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位品牌排名中,我国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而这些品牌每个的价值都超过10亿美元。没有自主品牌迫使我国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而无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

    我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

    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一只中国生产的鼠标,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是24美元,其中渠道商能赚8美元,品牌商能赚10美元,而制造厂商只能赚0.3美元;

    芭比娃娃在美国卖10美元,中国企业加工所得利润只有0.35美元。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国家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呼唤从“制造”到“创造”

                  比较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世界闻名,但是能够被人津津乐道的,由中国设计的产品和企业寥寥无几。从“制造”到“创造”,一词之差,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却是完全不同的。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已全球闻名。“中国制造”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已经多达约170类,包括玩具、自行车、电脑显示器、鞋类、微波炉、空调和冰箱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品牌在世界“名牌录”中的空白。目前在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位品牌排名中,我国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而这些品牌每个的价值都超过10亿美元。我国出口额目前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但是全国自有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比重不足10%。

    通过举例,讲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同学们培养创新精神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实施“走出去”的内涵包括:第一,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第二,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第三,支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第四,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引进来”是对外开放,“走出去”也是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之初,限于条件,我们以“引进来”为主,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更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是什么?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什么?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就总体和长远而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推动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有助于国际贸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供求平衡,也有助于生产要素流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促成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总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经济全球化又会带来哪些风险?

    经济安全:1997年3月2日索罗斯攻击泰国外汇市场,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由泰国引起的金融动荡一直蔓延到亚洲的北部乃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日本、中国、中国香港、韩国均受重创,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亚洲人民多年来创造的财富纷纷贬值,欧美国家利用亚洲货币贬值、股市狂泻的时机,纷纷兼并亚洲企业,购买不动产,以其1%的代价轻易获取了百分之几百的财产。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相对来说,影响较小。为什么?如何防范?

    第一、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第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治安全: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民众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民众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如何看待这些诫令?中国如何应对?

    文化安全:随机提问:

    同学们现在喜欢看哪国的大片?——美国

    同学们现在看的动画片主要是哪国的?中国的吗?——日本

    大家现在玩的游戏主要是哪国的?——日本

    喜欢看韩剧的举手?——很多,尤其女同学。

    国外的文化已经侵入到我们家门口。我们在欣赏大片之余,可否想过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好莱坞魔幻大片《龙骑士》将于2007年4月6日登陆我国各大影院。这是继《指环王》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倾力打造投资过亿的最新魔幻史诗巨作。《龙骑士》自去年圣诞节在全球76个地区同步上映,累计票房已达到2.4亿美元,并在日本、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大部分市场占领票房第一的位置。而这部影片也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4月份最重磅的作品,无论投资规模及制作水准,这一档期的其他影片都无法挑战。

    如何应对文化入侵?                                   

    韩国政府计划从2006年7月1日起实行新的国产影片配额,即韩国电影院每年必须播放国产影片的天数将从146天(相当于全年放映影片天数的40%)减少到73天。美国一直认为146天的配额使美国电影在韩国国内处于不利位置,一直要求韩国减少国产电影配额,并以此作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前提条件。

    上面的图片是以张东健为首的韩国艺人近5000人的游行示威。

    2006年2月7日,在影帝崔岷植独自一人示威后,他在现场向韩国民众呼吁要正确看待电影人的示威,希望可以理解电影人示威游行的真正原因。他还说“即使不能够理解我们的人也请正当的批评,我们进行示威是为了抗议韩国电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也有人批评我们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没错,我们的确是为了守住饭碗而抗议,但我们不仅是为了守住自己的饭碗,我们是为了守住韩国文化这个大饭碗。”                   

 

思考题: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新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
皖ICP备05005190号 联系电话:0551-658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