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建设 >> 精品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稿之模块三: 理清本质 勇当重任

发布时间:2013-08-30

理清本质,勇当重任

本讲制定人:   韩可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签字:           

【目的要求】

(1)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

(2)熟悉党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过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背景。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3)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2)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四个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阅读法、提问法、案例法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研究和论证的主题,即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一问题也是人们一直在思索和寻求解答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发生困惑和疑问最多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导入】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所有这一切,都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956.4-1957.2)

(一)提出探素“第二次结合”的背景

【提问】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这两个问题是密切联系的。从历史的过程和现象来看,是苏联问题暴露在前,中国提出探索在后。对应这种情况的方针是: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

1.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1)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

(2)问题: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必要的:①“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的。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②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③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新中国建立起来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缺乏经验。同时,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对我们进行了经济援助。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况,使我们选择了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不满意: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①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②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③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④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2.直接的导火线: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参看资料苏共十二大及波凶事件)。

影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和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错误既“揭了盖子”,又“捅了漏子”。毛泽东说:“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有利于反对教条主义。说他捅了漏子,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

启示:引以为戒,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通过总结和反思,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二)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十大关系即十对矛盾: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其中主要讨论了经济问题。前五种关系是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存在某些矛盾,如农、轻、重关系——产业结构问题;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生产力布局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管理体制问题;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的关系——经济体制问题,第一、二、四条,实际上是试图提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后五对关系,论述了关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对外关系等问题。

2.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群众联系。总的来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视频】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历史背景:

第一,我国由革命时期转入全面建设时期的迫切需要(国内背景)。1956年9月的八大标志着和宣布了中国“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在这转变时期,由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即敌我矛盾已基本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则大量显露出来,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当时,群众罢工游行事件不断发生。原因是领导和政府处理不当,也就是官僚主义造成的。有些地方领导干部完全采用革命时期的“武力解决”,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敌我矛盾处理,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这种状况,要纠正干部的简单化做法,必须从理论上解决问题。革命是“得天下”,建设是“治天下”,任务不同,方法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如何采取不同于战争年代的方法了,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二,总结和吸收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国际上,有两件事对我们党教育很深,对我国民众影响很大。第一件事是,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揭破对斯大林的迷信,这是一个思想大解放,但方法不对,一棍子打死,引起波匈事件。严重错误之一是“混淆敌我矛盾,拿对付敌人的办法对付人民”。第二件事是波匈事件。所谓波兰事件,是指波兰波兹南市于1956年6月28日发生的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波兰党马上采取措施扩大政治民主、改善人民生活,很快平息了事件。我们党是赞成波兰党的做法的。所谓匈牙利事件,是指1956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在布达佩斯等发生的罢工游行和骚乱。在处理这些骚乱中,把广大群众说成“法西斯”,把群众当成敌人,结果人民内部矛盾很快转化为群众对抗政府的敌我矛盾,我们党批评了匈牙利党的做法。

毛泽东总结国际国内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正反革命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写出了《正处》。

(2)主要理论成果。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处理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关系;“以工业为先导、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在经济建设中,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重点反保守、反冒进;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经济建设中最基本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平衡、物质供需平衡、银行信贷平衡)。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957夏-1976.10)

(一)曲折发展的经过

1.探索过程出现严重失误(1957年夏——1960年底)  【视频】大跃进

政治上开始走上阶级斗争扩大化:表现在整风运动、反右扩大化(到1958年秋,整个运动结束时,全国共划了右派分子55万多人。由于严重扩大化,把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党的干部和政治上热情而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错划为“右派分子”。);经济上开始走上两个急于的错误道路:生产力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工业大跃进—大炼钢铁、以钢为纲;农业大跃进—竟放高产卫星、以粮为纲;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运动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2.继续探索的两个趋势(1961年1月到1966年5月)

经济上,全面纠正“大跃进”的失误的基础上作出大规模调整国民经济的一系列决策;在政治思想方面“左”的错误,即阶级斗争的观点,却没有得到纠正,反而继续发展。自党八届十中全会起,这一观点在理论上形成了基本路线的表述(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性,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在实践上从上到下全面开展,从而为“文革”的发生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3.探索误入歧途(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视频】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把中国社会建设成“革命化大学校”。在错误理论指导下,形成全国性的动乱,给党、国家何人民带领严重的灾难。

(二)这一时期的探索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毛泽东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社会主义区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防止“和平演变”等等;刘少奇、陈云、朱德、邓小平、邓子恢提出的一系列的观点。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的思想、“两个中间地带” (1964年—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我国永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所有这些为以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相对丰富的理性思考。

(三)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党初步探索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课堂讨论】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1.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教材从“大跃进”以前、“大跃进”以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分三段概括探索的主要成果。

2.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规律性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要经过多次反复。认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应该允许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乃至失败(主观因素)。

3.社会主义运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也很短,没有更多的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1956年的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一五”计划尚在建设中。因此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实践过程,需要积累经验,也需要理论总结。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些都是缺乏的(客观因素)。

4.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而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实践成果)。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导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长期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            

【视频】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播放视频则略讲)

从1980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到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明确的概括,中间历时12年。 

(一)1980年,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二)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三)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根本原因

【提问】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但是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仿佛是在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应当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是,要想真正统一全党的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二)从认识上说是因为破除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需要

从认识根源来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认为社会主义主要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等。此外,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例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点,这在很长时间往往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公平观。这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局限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方面。这种认识非常清楚地把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区别开来了。事物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标志。而事物的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反映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性的东西。

对社会主义这样的认识,其逻辑结论必然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计划经济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缩小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资本主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因素。也就是搞“一大二公”。“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上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渡”,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地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地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当这种“一大二公”不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主张和做法,在实践中发生问题、遭到抵制时,又很容易被归结为是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反抗,因此就强调通过阶级斗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提出阶级斗争为纲。而为了给它提供理论根据,后来还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说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视频】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基本内涵包括:

    (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提出的一个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更为一般从而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的范畴的主要原因。

    1.分析把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因:

①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决定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

②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结果。长期以来,发展生产力经常被人们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一讲社会主义,只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则重视不够,甚至被“四人帮”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说明社会主义不但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且应当继承先前社会的生产力成就,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从而建立起真正够格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③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④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从时代特征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日本196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95美元,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7,142美元,一跃而超过美国。“亚洲四小龙”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70年代的奇迹”,与50年代的西德、60年代的日本相提并论。

2.把解放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邓小平指出:“过去,只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全了”。

(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1.正确认识消灭剥削:所谓剥削是指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经济行为。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消灭剥削实质是消灭不劳而获,消除少数人凭借生产资料私有权去剥削压榨劳动者、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提问】我国现阶段是否还有剥削现象的存在呢?

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私有制,所以依然存在剥削。彻底消灭剥削,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2.正确认识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出现两极分化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反映社会公平分配情况的指数。社会财富40%集中到1%人的手中,基尼系数为0.4,是警戒线。

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的关系: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如果没有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就不可能消灭剥削;在分配领域,也就不可能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取代不劳而获,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富悬殊,造成两极分化。

结合实际: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有加大之势,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以政策进行调整,关注民生问题。

总结: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消灭剥削。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逐渐消灭以至完全消除剥削。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3.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有稳定的、中等水平的收入,实现经济上的富足。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富裕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是对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的彻底否定。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始终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正是由于同共产主义相联系,为实现人类大同的美好前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使其本质充分体现出来。邓小平多次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引用邓小平的话:“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提问】共同富裕是否等于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总结: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说,社会主义要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它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要有很高的标准。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应当更高,在社会富裕程度上也应当更高。社会主义必须为创造这样的富裕、共享这样的富裕而奋斗。在这一长过程中,为了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又要允许富裕程度的差别和富裕先后的差别存在。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后富。这完全是以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为根据的,并且也是为了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换言之,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显著特点

1.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生产力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不可或缺,不能取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且,生产力是否真正得到了解放,也要以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为标准。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在新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中,发展生产力处于主导地位。

2.突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的性质和发展决定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这就说明了如果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离开了必备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想象的,要正确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也是不可能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结果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高度统一的结果。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全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既走出了几十年来流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而忽视生产力决定性作用的误区,又防止了那种单纯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错误倾向。

3.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从时间上说,社会主义本质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不仅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稳定性;从空间上说,社会主义本质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性。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部表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反映,主要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或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体制是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形式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实现形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模式。相对地讲,社会主义本质具有稳定性和抽象性,社会主义特征具有直观性和可变性。同时,相对于社会主义体制而言,前者是共性,具有普遍性;后者是个性,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制是按普遍到特殊,抽象到具体,共性到个性排列的。社会主义本质属于第一个层次,是从理论上直接回答社会主义“是什么”,是对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既决定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又通过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来体现和实现。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从最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对统一认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体现。所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曾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取决于它能否创造比过去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否具有比过去社会更高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入并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在于这些国家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没有切实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以科技为先导经济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要争取主动,就要坚持发展。同时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是举足轻重的国家,不仅维护世界和平需要中国的发展,而且解决全球发展的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提问】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为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社会政治稳定。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发展,既关系中国自身,也关系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将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视频】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一)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 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的大小作为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在21世纪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靠发展;要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只有靠发展。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执政使命、人民愿望、坚定信念)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世纪,不论是解决过去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们还很落后,我国的人口压力大,人均占有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就业不足,社会购买力低,“三农”问题凸现,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还有数千万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下,国内生态环境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日益恶化,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例如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养老问题等的解决都要依靠发展。例如就业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800万,只有靠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解决就业问题。

(此处联系学生实际:学生关注就业问题,怎样再就业大军中处于优势就是需要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观点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区别:

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先进生产力自身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单纯是生产力自身结构发育和发展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协调的结果。

在世界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很不一致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要求发展中国家,并以此衡量我们党在比较落后的经济环境中的活动和政策。我们党的一切活动都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所代表的只能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范围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同时,作为努力方向,我们也应当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力求尽快地达到和赶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是过程实施的前提;后者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过程实施的结果。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它既不可能来自民族的消极等待和历史的自然进化,也不可能来自国外的完整输入,而需要先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视,并率领全国人民为提高生产力的综合水平而努力。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上层建筑,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改造,无论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要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所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广阔途径。

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对科技发展都给予高度重视。最近几十年来,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学科分支已经从上个世纪初600多门,发展到现在6000多门。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科学技术发展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在十九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了二十世纪,集成电路的应用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呈指数增长,如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砖头般的“大哥大”曾透出过的尊贵,到今天,手机早已成为普通的通讯工具。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等许多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阶段就已申请了专利。总的来看,当前,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不少国家都处在相近的起点上。后发国家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带动整体科技竞争力的跃升。

    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党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视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正经历着近代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指出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变革历史的“伟大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邓小平曾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975年9月26日,他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当代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的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面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二)如何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视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目前我国主要标志是两个跨越、一个突破和一个重大步伐:

两个跨越:第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第二,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2007年,中国高校招生数达到570万人,毛入学率达23%,在校生总数达到2700万,位居世界第一。

一个突破: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步入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800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同发展的局面初步构成。高中阶段的教育方面,中职占高中教育招生数的50%。在高等教育方面,高职又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50%。

一个重大步伐:在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都普遍受益。同时健全了国家奖学金制度,普通高校资助面超过20%,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面超过90%。科教兴国是把发展依靠高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 

(2)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2020年成为人力资源强国:12年教育要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也就是说同龄青年当中40%接受高等教育,剩下的60%也要接受完中等职业教育,然后进入劳动力市场,2020年我们不仅在规模上面是世界第一的,我们整个人口的素质,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2.进入21世纪,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现在“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洛桑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还不高;尖子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明智之举。

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把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世界各国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在发展战略性技术与产业方面,美国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和氢能研发计划,欧洲开展了科技框架计划和伽利略计划,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但如不能抓住机遇,也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思考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能是第一生产力?

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新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
皖ICP备05005190号 联系电话:0551-658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