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建设 >> 精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稿之模块十:登高望远换新颜——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发布时间:2019-08-30

登高望远换新颜——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目的】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懂得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掌握中国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熟悉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以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4)毛泽东思想。

2. 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的发展问题上,达成了三个基本共识:一是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中心任务由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并且这个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三是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本讲主要讲四个大问题。阐述一个基本结论: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论证一个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革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几年之内,在社会动荡很少,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这个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

 

第一部分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1.建立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首先就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就其发展来说,有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就其进程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在局部地区(革命根据地)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2.建立的标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既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形态理论中,并没有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也不是新民主主义。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社会?它的性质、主要矛盾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前与后,中国共产党曾对这些问题作过多次思考与分析,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和刘少奇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

毛泽东和刘少奇都认为它是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首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出发,否定了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称作“新资本主义”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忽视两点重要内容:一是没有看到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二是没有看到整个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我们社会的经济事实上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经济体系。其次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我们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

刘少奇则根据主要矛盾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因此,“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力求发展的方向,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即是说,革命胜利后的社会,既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2.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对新民主主义经济作了比较详细地分析。首先,指出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其次,指出五种经济成分实质上代表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其中个体经济是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和刘少奇又多次强调就上述分析。从党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的报告和讲话中认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他说:我们必须孤立和打击当前主要的敌人,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个帝国主义进攻。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消灭的,但现在不要把他们推开。

1952年6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在重新审视社会矛盾后认为:主要矛盾发展了变化。他说: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刘少奇也认为,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产生的新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这种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基本矛盾,实际上就是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了出来。

二、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一)新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考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不过,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于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当时,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的100余万军队、200 多万政治土匪以及60 多万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当时中国的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与许多亚洲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1949 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 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1949年国民党逃跑时劫走大量财富,黄金277万辆,白银1520万元,美钞1537万元;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新中国的诞生,打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划定的势力范围,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不愿意看到的。它们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 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毛泽东把当时的情况概括为三句话:“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二)党和人民政府的主要工作

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1)追剿残余敌人、基本完成祖国大陆统一任务

[播放短片:大陆解放和剿匪 时间:10:30]

(2)摧毁旧政权,普遍召开各级各届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会议

(3)彻底完成土地制度改革

[播放短片:土地改革 时间:02:30]

(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5)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知识链接: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镇反运动的胜利基本肃清了残留在大陆上的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破坏活动和反革命复辟阴谋,安定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援了抗美援朝、土改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2.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没收官僚资本的企业和机构,是随着各个地区的解放逐步实现的。人民政府对待官僚资本的经济机构与对待国民党政权机构不同,不是打碎它的组织和机构,而是改变它的生产关系,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先按系统把它完整地接管下来,实行监督生产,再逐步地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并对企业进行调整和改组。1951年1月人民政府公布《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对隐匿在一般私营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股份也进行了广泛的清理,并予以没收。
  (2)开展了稳定物价的斗争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

[播放短片:稳定物价 时间:03:00]

(3)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1)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

(2)收回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一切外国军队被迫撤走。

(3)收回了海关的治权,中国人民重新掌握了国门的钥匙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

(4)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5)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当时的缔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

(6)领导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确保国家的主权和安全。20世纪50年代初,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家统一进行武力干涉。在朝鲜政府请求下,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需要说明的是,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但至今美军也没有从朝鲜撤离。

 [播放短片:抗美援朝 时间:04:40]

4.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等的教育。

(2)开展了 “三反”运动,随即又发起“五反”

知识链接:

 “三反”运动(1951.12—1952.6),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三反运动的人数约380万人,共查出贪污分子和犯有贪污错误的人约120万人,其中贪污在1000元以上者为105000人。约有900余人因贪污数额巨大,手段恶劣,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或顽固不化,拒不坦白,受到了法律制裁。约有40人,被判处死刑。

“五反”运动(1951.12—1952.6),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1950年第一期营业税纳税后抽样调查,天津1807家纳税户中,偷漏税的占82%。上海351家纳税户中,偷漏税的占99%。天津不法资本家3年内靠偷工减料非法所得2612亿元(旧币)。河北汉沽厚生货栈,为国家代销芦盐,每担多称一斤,一年盗窃食盐110万斤。武汉福华药棉长承制66亿元志愿军急救包,把从国家领的一万斤好棉花换成废棉花,志愿军战士用后伤口感染。北京、上海等9大城市被审查的45万户私营工商店,34万有五毒行为,上海占85%,北京达90%。

史料链接:抓拍王康年。  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美国大兵打到了鸭绿江边,中国志愿军入朝参战,需要大批医药物资。时任上海大康药房经理的王康年专门设立了一个被其戏称为“干部思想改造所”的“外勤部”,用金钱、美女等手段勾引、腐蚀国家干部,先后把25个国家机关的65名干部拉下水。他骗取国家贷款后,以质量低劣的商品抵充合格商品发给采购单位。在收取了志愿军的巨额货款后,不采办前线急用的消炎粉、青霉素等药品,而是挪用贷款进行投机倒把活动,到规定日期,应交的前线急需药物还缺少一半。这还不算,他又把一些卖不出去的冷背货和失效药品供给志愿军。此事被揭露后,王康年被判处死刑。王康年事件有力地说明了“五反”的必要性。

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既然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过渡性的社会,走社会主义又是唯一的光明大道,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最初三年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后,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官僚资本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它是凭借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发展起来的,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密切关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到1950年初,国家先后接管了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并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从而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把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这里说的资本主义,主要指民族资本主义,即私营经济。建国初,由于私营经济一方面面临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又有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一面,所以国家对其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改后逐步走互助合作道路

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后,一方面,使土地真正回到了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手中;另一方面,也使个体农民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最主要部分。个体农民经济,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尤其是后者,因每户劳力、经营技术水平相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差距。而互助合作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既能克服上述现象,又能为农村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好准备。据统计,至1952年底,全国已经有800多万个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同时,还有少数半社会主义性质和甚至于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1954年,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中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比较具有代表性。首先,他强调了中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他说,大家知道,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其次,他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即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而且这两种因素彼此一直斗争着,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刘少奇驳斥了“巩固新民主主义”的说法。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相反的生产关系,在一个国家里互不干扰地平行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此路不通。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及其原因

1. 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工业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同样也把实现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只有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如果没有这种已经工业化的经济作为它们的基础,那么,所谓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是不能巩固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对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做了部署,其中提出胜利后要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52年,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就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2. 提出国家工业化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实现工业化任务,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

①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有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大任务是革命任务,是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任务,新中国建立标志这一任务基本完成。后一大任务是建设任务,是新中国建立后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走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国家繁荣富强需要通过现代化来实现,这就要求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而人民共同富裕则需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就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随着民主革命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自然被提上日程。

②实现工业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中国革命的终极目标。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迟早要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是应该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然而,新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过来的,生产力非常落后,不少工业部门还是空白。1952年,中国的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亦只占35.5%,与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相比,苏联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这两个指标已经分别达到了45.2%和39.6%,显然,我国工业化的起点比苏联要低许多。当时,我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印度。以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指标的钢产量和发电量为例,如图所示:人均钢产量:美国为538.3公斤,印度为4公斤,而中国仅为2.37公斤;人均发电量:美国为2949度,印度为10.9度,中国仅为2.76度。诚如毛泽东当年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样的生产力和社会物质基础,离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要求差得很远。工业化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摆在刚刚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

(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进行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是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呢?

1.世界上两条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实现国家工业化,涉及到一个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问题,即在什么制度下实现工业化。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国家工业化。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走的这条道路。另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走的就是这一条道路。这两条道路在不同的国家都获得了成功。那么,中国的工业化究竟应该选择哪一条道路?近代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应该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2.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业化运动是从近代起步的。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中国有了自己的工业。但是,近代中国工业搞了几十年,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就资本而言,直到1949年,民族资本工业的资产总共才不过20亿元人民币。就总量而言,在194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只占10%。

什么原因使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如此步履维艰?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首先,外国资本主义不愿意看到中国走上资本主义成为它的竞争对手,因此,千方百计抑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旧的封建制度依然存在,封建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以,近代中国既没有踏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当然不会再去选择这条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前苏联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对中国来说起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十月革命以前,苏联也是欧洲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其开始工业化的起点也比较低。但是,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前苏联就成为欧洲的第一强国和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无疑是最优选择。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有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革命任务,一个是建设任务。新中国建立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建设。这一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早就确定的奋斗目标。但是,民主革命完成后,什么时候去实现工业化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此有一个认识过程。

1.提出的过程

最初,在建国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两个转变”的任务。也就是,一方面使中国稳步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一方面使中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接着,在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设想作了调整,提出“先建设,后过渡”的思想。即先搞一段时间的工业化建设,等工业发展和国营经济壮大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用毛泽东的话,就是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至于这段时间,大致在10年到20年之间。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再次发生变化。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话指出,向社会主义过渡不是10年以后的事情,而是现在开始要在10年到15年内基本上完成。刘少奇、周恩来等也都论述过“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于是,中共中央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部署,改变了在新的制度下先实现工业化、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张,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时并举的思想。

2.认识改变的原因

从10年后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0内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短短的二、三年中,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认识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因为两方面原因。

一是国民经济恢复后,中国社会经济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反映在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逐渐增加。比如以工业为例,原来主要以私营经济为主,占了工业比重的60%以上。但国民经济恢复后,私营工业比重下降,而国营工业比重上升到50%。

二是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土地改革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而土地改革后、尤其是“五反”运动后,私营工商业的性质发展了变化。毛泽东重新审视了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指出,打倒了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国内主要矛盾变成了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3.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正是基于这两方面因素,1952年底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酝酿向社会主义过渡,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还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了形象的比喻,称总路线好比是一只大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大鸟的身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大鸟的两个翅膀。这说明实现工业化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任务,是主体;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中共中央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决不是偶然的,除了思想上的深刻认识外,还基于其他一些客观条件: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无论实现国家工业化还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都需要有物质基础。又由于我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就决定了物质基础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国后,一方面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另一方面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尤其是大型工业建设项目的实施,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逐渐增强。据统计,至1952年底,国营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56%,国营批发商业营业额占全国批发商业营业额总额的60%。这意味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与私营工业相比,国营工业规模大,技术设备先进,不仅有轻工业,而且有重工业。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国营企业也优于私营企业。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重要的国内条件。

2.资本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1/5。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这些工业,大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很低。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计,雇工在500人以上的工厂只占0.1%,69.7%的工厂只有不到10个工人,79.1%的工厂是工场手工业。

中国的工业化既不能设想完全靠民族资本工业来实现,但又需要民族资本工业的一份力量,这就有必要对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两面性,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其消极面逐渐显露。尤其是一些不法资本家不仅囤积商品扰乱市场,而且搞起了“五毒”活动。这也使人民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建国初,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整过程中,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使不少民族资本企业对国家和国营企业的依赖加大,也积累了一些改造经验。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另一个国内条件。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工业化需要农业为它的发展提供原料、市场等。然而,土改后农村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普遍存在的个体经济,虽然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但也产生了经营规模小,缺少必要的生产工具、资金和农业设施等不利因素。比如拿生产工具来说,当时贫雇农每户平均仅有耕牛0.47头,犁0.41部。结果使得农村生产力非常低下,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如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4%,而同期粮食产量增长只有42.8%,制约了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不少地方的农民已经在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据统计,至1952年底,全国已经有800多万个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合作社经济是引导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上述两方面情况表明,为了实现工业化有必要对个体农业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农村也存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基础。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又一个国内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苏联迅速恢复了经济,世界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在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在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封锁禁运,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敌对立场,妄图把新中国扼死在摇篮中。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各方面支持和援助中国。特别是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三天,就承认中国人民共和国,并正式与我国建交。建国初,我国“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联不仅提供贷款,而且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尽管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取决于本国的内因,但有利的国际条件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援助仍对我国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知识链接:进入现代化的三批国家

在世界历史进程上,从国家集中控制的角度看,有三批先后进入现代化行列的国家。第一批是英、法、美等国。它们是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国际环境下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当时它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有广大的殖民地可以争夺,回旋余地大,它们在经济上采取自由放任主义,通过私人和市场推动工业化。第二批为德、日等国。与前者不同,它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已有很大改变,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阻碍着其现代化进程。它们采取由私人和政府共同推动现代化的途径。第三批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是苏联等国。它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国家垄断资本已经形成,市场已经瓜分完毕。为了同现代化强国竞争并取得胜利,他们的工业化则主要由政府来加以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越是后发展国家,经济上越是带有某种集中的倾向。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上千疮百孔,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严峻,国家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有效控制,顺应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部分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既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又要求这两大任务同时进行。

让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是因为它们有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就社会主义工业化来讲,它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因为只有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新的生产力发展起来了,才能彻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就社会主义改造来讲,它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条件和手段。因为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过渡时期总路线把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全面展开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拉开帷幕的,其标志是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的实施。“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于1952 年主持编制的。它根据中国实际并参照了苏联经验,经反复修改后于1953年下达计划提要并开始正式实施。

由于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极为落后,所以“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一五”计划选择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共投入建设用资金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一五”计划的实施,先后建起了一批大型企业和工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北京电子管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大大改变了中国工业面貌。同时,195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加了389亿元,(超过50%),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126.5亿元,主要工农业产品如粮食、钢、发电量等也都有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工业化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良好发展,与同期社会主义改造的稳步进行有着密切关系。社会主义改造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前提,既避免了大的社会震荡,又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一)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全国的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解放,农村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由于许多农民尤其是贫农、下中农由于缺少农具、耕畜和资金,生产经营上的困难仍然比较大;小农经济分散落后,力量薄弱,经营规模狭小、生产力水平低,基本上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户不仅没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同时也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样一种农业生产水平是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的,它必然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地严重的制约因素。同时还可能造成农村的两极分化,因此,需要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草案指出,党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二)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市场合作社的决议》,对农业合作化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它包括:

1. 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即在土改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根据苏联的经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改造)是在实行了机械化的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然而,当时中国还未实现机械化,能否先进行合作化呢?毛泽东在通过对世界现代化大生产历史经验的研究后作出了肯定回答。毛泽东发现,西方资本主义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个没有动力机械的工场手工业阶段,因此,他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的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

2. 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即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完成过渡。互助组的特点是互助合作,这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特点是在土地、牲蓄及大农具私有基础上,采取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方式,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特点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经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逐步过渡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农民逐步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改变生活方式;又可避免突变造成农产品减产。

3. 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即不搞强迫合作,而采取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比如,河北省遵化县有个叫王国藩的合作社,由23户贫农自愿组织起来,全部所有权就是拥有一只驴的“三条驴腿”,被称为“穷棒子社”。但就是这样一个合作社,第一年,亩产126斤,第二年,亩产达到254斤,实际收入比单干时增加60%。正是在它的示范下,1953年秋后,村里的其他60户农户主动加入到合作社。

4. 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建设好坏的标准。即以是否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考核合作社。毛泽东认为:一切合作社,都要以是否增产和增产的程度,作为检验自己是否健全的主要的标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上,必须比较单干户或互助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决不能老是等于单干户或互助组的产量,如果这样就失败了,何必要合作社呢?

5. 把社会改造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即走先合作化的道路,但不能因此忽视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三)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1.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

 

时间

形式

性质

1951年9月到1953年底

互助组

社会主义萌芽

1953年春到1955年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半社会主义

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完全社会主义

知识链接:

互助组:几户或十几户土地、耕畜等属农民私有互帮互助,有临时性、季节性、常年性的特点。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既保留了部分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产生了部分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了较多的公有财产。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废除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完全根据社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实行分配,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转变成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播放短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间:01:55]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历史意义

①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了从个体农业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五亿多农民因此走上社会主义道。

②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1953年到1956年,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③促进了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在农业生产发展基础上,基本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

农业合作化也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缺点和偏差,以致于在长时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是农业合作化的功绩必须首先给予肯定。

(四)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1954年全国调查,手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20%左右,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手工业个体经济又有其保守落后的一面。我国的手工业规模狭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分散、资金短缺、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技术陈旧。这种经济是不稳定的。若听其自发的发展,就可能破产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必须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合作化,采取了三种形式:初级的手工业小组,中级形式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高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通过这三种形式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

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化的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发展过快、合并过多等问题,出现品种减少等现象,但总体说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也是成功的。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一)赎买政策提出的依据

这里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国资本主义由两部分构成,即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对前者采取的是没收政策,而对后者采取的是赎买政策。

1.赎买的含义 

赎买与买卖、剥夺不同。买卖是等价交换。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货两讫。剥夺是无偿夺取,不存在交换关系。赎买与两者不同。

所谓赎买,简单地说,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变为国营企业。具体做法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所以,赎买实质上就是和平改造。

2.赎买的依据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有两方面因素:

①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理论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剥夺被资产阶级占有的生产资料。但是如何剥夺呢?他们设想,可以用暴力没收的方法,也可以用和平赎买的方法。并认为,如果有可能的话,赎买是“最便宜的”。马克思这里说的“便宜”,不只是指经济上的便宜,还包含其他含义,最主要是可以避免因暴力冲突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并结合俄国的情况,把俄国资产阶级分成“文明”和“不文明”两种。设想把赎买和剥夺结合起来,对“文明”的资本家采用赎买的办法,对“不文明”的资本家采用剥夺的办法。然而,俄国的资产阶级拒绝接受赎买,并以武力相威胁,所以,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最终还是采取了剥夺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俄国未能变成现实。

②中国存在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首先,过渡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一开始就带有两面性,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软弱的一面。新中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仍然保持着两面性,尤其是有着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这在客观上为党的赎买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使之具有可能性。

其次,我国在政治上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经济上已经建立了国营经济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这些都使得和平赎买具有可能性。

再次,私营经济仍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私营经济许多企业都是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另外,民族资产阶级中有一批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所以,采取赎买政策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最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和平赎买。

(二)赎买的形式和过程

1.赎买的具体形式

用什么形式来赎买民族工商业?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指在国家管理和支配下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联系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形式在建国初的调整民族工商业时曾使用过,并取得一定成效。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组赴上海、武汉等地进行调查,并向党中央递交了调查报告,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利用、限制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

党中央对此极为重视,政治局专门为此召开了两次扩大会议,确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改造私营工商业。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 》(1956年2月被追认为正式决议)中指出,“我们对于资产阶级,第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是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确定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改造私营工商业,也就意味着国家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这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2.赎买的两个阶段

根据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形式。为了避免因突变引起过大的社会震荡,使改造遵循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赎买采取了由低向高逐步展开的步骤,即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也就是国家或国营企业,通过向私营企业定货、委托加工等形式,在企业外部的流通领域与私营企业发生经济联系,从而把私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逐步纳入国家计划当中,使它为国家生产,来实现对它的限制、利用和改造。这时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

第二步,实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公私合营。也就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国营经济的股份,同时国家委派干部担任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与私营企业发生联系,而资本家也就不再参与企业管理,从而改变私营企业的性质,使它改造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公私合营分两步进行。首先在个别企业进行。此时,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资本家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然后,推向全行业。此时,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行使职权。

整个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9%,私营商业户的82.2%,都走上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原来的私营企业除了资本家还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播放短片: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03:02]

3.两种赎买政策

在实施国家资本主义两种形式(两个阶段)时,党的赎买政策是不同的。在实施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和对个别企业公私合营时,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也就是把企业获得的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部分,大致是国家税收34.5%,工人福利费15%,企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20.5%,(个别企业公私合营时这部分分为私股红利和公股红利),资本家得到的不足四分之一。在实施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赎买政策是固定利息。也就是通过核定资本家的全部资产后,在合营期间按5%的年利率发给资本家,资本家领取定息的时间是10年。据统计,通过这两种赎买政策,资本家从国家那里总共得到大约32.5亿元人民币。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功经验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讲话中回顾建国30年历史时,高度评价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他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用和平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逐步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一做法,避免了因突变可能引起的社会震荡,有利于平稳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把对企业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在改造资本家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许多人在原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特长,而且也有利于把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这种缺点与不足主要反映在改造后期,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有些急于求成;另外,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有不是很适当。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我国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有计划的展开,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的用和平改造的形式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总体上讲,这次改造是成功的。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前无古人的事情,因此改造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如前所述,主要是四个“过”,但这并不影响社会主义改造的在中国历史的所具有的伟大意义。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1.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私有制经济制度的消灭和公有制经济制度的确立。同改造前的1952年相比,1956年国民经济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合计占到92.9%,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经济成分。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计仅占7.1%。这表明,经过三大改造,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已经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连同它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逐渐显现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作用讲过这样一段话:由于我们是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改造形式,所以三大改造,生产没有下降还不断上升,没有失业,社会产品是丰富的。邓小平的话是客观的。据统计,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同时,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逐渐显现。如1955年公私合营工业劳动生产率,要比私营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高一倍。又如改造前农田水利设施非常落后,改造后在集体领导力量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迅速,仅1956年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灌溉面积就达1.5亿亩,受益农田达1亿亩。

3.为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国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在制度上创造了条件。

第四部分  毛泽东思想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主要解决的是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是由谁最先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过去曾经在发生过一定的争议。根据已发现的史料,最早在这方面作出努力的是杰出的理论工作者(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红军报》主编,解放后任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的张如心同志。1941年3月,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他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最早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样的提法。1942年7月1日,中共中央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发表了社长兼总编辑邓拓撰写的一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1周年的社论,题目就是《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这篇社论不但给毛泽东的理论命名为“毛泽东主义”,而且还对这个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1943年7月6日,刘少奇在《解放日报》发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两个提法。

王稼祥同志是我党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第一人。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但是,毛泽东同志本人对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是十分谨慎的,1943年4月,王稼祥在稿子发表前两个月,让警卫员把手稿交给毛泽东征求意见,毛泽东看了后,给中宣部代理部长凯丰写了一封信提到:“我的思想自觉还没成熟,还是学习的时候,不是鼓吹的时候,”但由于王稼祥的坚持,又考虑到对外宣传以及和国民党进行政治斗争的需要,毛泽东还是同意了文中“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对于“毛泽东主义的提法”,毛泽东对王稼祥说:“不能提主义。我是马克思、列宁的学生,怎么可以跟他们并列?马克思有马克思主义,列宁有列宁主义,我不能提‘毛泽东主义’。我没有主义,我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你们一定要提,还是你提的‘毛泽东思想’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嘛,不能随便提主义。不过,我仍然以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我还没有成熟,这不是谦虚,事实如此”

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由王稼祥同志初次提出后,逐步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1945年党的七大,刘少奇在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代表代表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庄严、正式地提出并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对此,毛泽东在七大的一次报告又谦虚地说说:“决议案(指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一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他还说,“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做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给毛泽东思想下过三次定义。

第一次是刘少奇在1945年中共七大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所界定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是在坚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这个民族的特点,依靠近代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极端丰富的经验,经过科学的缜密的分析而建设起来的”。

第二次是1969年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中说:“毛泽东思想是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面胜利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定义是在当时统治全党的“左”倾思想支配下,对时代特点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一次错误的定位和不科学的表述。

第三次是1982年11届6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历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加了“和建设”三个字,改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和十二大对毛泽东思想所作的科学界定,概括性地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这句话主要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形成的,不是独立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体系之外的思想体系,而是从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范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毛泽东思想本身就包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有力地回击了有些人把毛泽东思想贬低为“狭隘的经验论”或者“儒家学说”,不承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良企图,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地位)

第二,它说明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不是照抄照搬,也不是简单地诠释,而是在运用中发展。它不仅在内容上以许多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使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以中国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这句话也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这句话正确地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强调毛泽东思想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思想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如果没有中国的特殊国情,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是产生不了毛泽东思想的。

第二,这句话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质的界定。强调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思想体系,只能包括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反之,无论是在毛泽东的著作和言论中或是在党的历史文件和决议中,凡是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例如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样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和“两个凡是”的困扰。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且是代表了党和人民的科学认识。

第一,它突出了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在创立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毛泽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决定性的作用。正如邓小平说: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创造最多,贡献最大,水平最高”。也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谈到为什么要以马克思的名字来命名“马克思主义”一样,他说:“马克思比我们大家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它强调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集中了全党的集体智慧。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了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某些思想和观点、提法和论断,被毛泽东吸收和概括在他的著作之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著作是由许多同志共同起草的,最后由毛泽东修改定稿。此外,毛泽东思想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决议和其他主要文献中。毛泽东曾在中央党校发言这样说过:“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任何一个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列宁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指出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并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是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二是战争必然引起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造成了比较有利的形势。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由于俄国与中国相邻,国情与中国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的影响更为巨大和深刻。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世界历史潮流的变化中,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历史结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国自诞生后就坚定不移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只能由实践来证明。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例如,如何正确判断中国社会的性质,如何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如何认识中国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能不能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等等,这些问题在书本里是找不到答案的,有的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要进行实际斗争。离开了实践,毛泽东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中国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期:大革命后期。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个时期被毛泽东称之为“党的幼年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标志萌芽的主要论著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②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主要思想包括: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初步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③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期:遵义会议至党的七大(抗日战争胜利)代表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春夏召开的党的七大,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展开和系统总结从而达到完全成熟,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④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主要著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主要思想包括:关于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方针问题;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的建国理论和原则;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原则。

提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是什么?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涉及到各个方面,涵盖各个领域。在许多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历史决议,它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体系,主要由6个方面组成,由于这些内容将在后面各章里详细展开,这里只作一些简略的概括。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关于政策和策略。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基本点是: ①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和特点;②探索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③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④总结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⑤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对象、动力、目的或前途、步骤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⑥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纲领。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主要基本点是:①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步骤和方针,创造性地通过和平赎买、和平改造的途径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在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课题;③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观点;④提出了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⑤提出了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⑥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强调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等十大关系;⑦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的思想;⑧提出了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的思想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建革命军队、领导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把它们上升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的主要基本点是:①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的问题,规定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纪律、军队三大民主和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 ②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③把游击战提 高到战略地位,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④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⑤提出正确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的思想;⑥在建国后,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4.政策和策略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政策和策略理论的主要基本点是:①阐述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党的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②必须根据政治 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③在对敌斗争中,对敌人要区别对 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④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战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⑤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都给予生活出路;⑥对待同盟者要坚持 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的主要基本点是:①提出了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论述了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影响和反作用;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军 事工作、经济工作及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③主张发展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提出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工作方针;④强调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通过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思想。

6.党的建设理论

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基本点是: ①特别强调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三大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③创造了整风运动这一进行党内思 想教育的好形式,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④提出了坚持在党内实行民主 集中制的原则,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条件;⑤提出在执政党条件下,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从严治党,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思想。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这些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始终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播放视频资料——《中国出了毛泽东》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为实现这个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在中国深深地扎根、开花、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理论成果的实践意义)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虽然,今天的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理论成果的长远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二)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革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两个凡是;另一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2.怎样评价毛泽东思想

(1)把毛泽东思想体系与毛泽东的个别词句区别开来。毛泽东思想是指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那些“科学原理”和由这些原理组成的思想体系,而不是几篇著作,更不是毛泽东在特定场合讲的片言只语。

(2)把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

(3)把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汇与全党革命经验的结晶区别开来。毛泽东思想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②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③它是指导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理论武器;④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思想政治基础;⑤它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⑥它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3.正确评价毛泽东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1)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

(2)毛泽东的错误不只是他个人的错误。——整体性思维,联系的观点

(3)把毛泽东的错误与林彪、“四人帮”的罪恶区别开来。

综上所述,邓小平理论是在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否定“两个凡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斗争中酝酿起来的。这又表明,酝酿阶段,实际上是为邓小平理论的建立清除障碍,奠定基础。“四个否定”是清除障碍,继承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奠定基础。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到来了。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及主要内容。

5.怎样理解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新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
皖ICP备05005190号 联系电话:0551-65872108